跳到主要
內容區塊
  

技術交易市集單筆檢視

技術交易市集單筆檢視

用於物質組成與生物分子辨識的智慧機器人

資訊與通訊

技術/專利摘要表

附加圖片
用於物質組成與生物分子辨識的智慧機器人IMG
摘要
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集成於機器人平台上的智慧摩擦起電奈米感測器(Triboelectric Nanosensor, TENS),通過接觸帶電過程進行材料識別。TENS利用自供電觸覺感知機制,能夠精確識別物質組成與胺基酸分子。TENS的結構特點包括由Ecoflex材料製成的微型金字塔結構,內含NaCl溶液作為電解質導體,這種設計提高了其延展性和靈敏度。在集成方面,TENS被集成到機器人指尖上,透過與物質接觸、分開過程中的摩擦起電輸出信號被用於材料識別,並通過無線傳輸模組傳送至電腦進行進一步處理。在工作機制方面,我們進行了不同物質之間的接觸帶電實驗。通過KPFM測量表面電位,並使用XPS分析材料的電子轉移機制和原子組成。我們發現,溫度的升高會影響不同物質之間的電子結構變化,從而改變摩擦起電輸出信號。在穩定性測試中,TENS在不同的拉伸條件下展示了良好的響應行為,即使在拉伸到150%時仍能保持穩定性能。此外,經過5000次彎曲循環測試後,TENS仍能保持穩定的輸出信號。 市場分析顯示,隨著智慧機器人與物聯網應用的快速增長,對多功能感測器的需求日益增加。根據預估,僅物聯網領域就需要超過300億個感測器,這為自供電感測器技術帶來了挑戰和機遇。此外,在仿生義肢、元宇宙虛擬社會和大數據處理中的應用日益增多,也促使對材料識別、溫度、壓力、形狀、尺寸和濕度感測的需求激增。傳統感測器依賴電池供電,存在高功耗、壽命有限、體積笨重和環境威脅等問題。TENS能夠從環境中收集能量,為自身的多功能感測提供電力。該技術在自供電感測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,應用範圍涵蓋智慧製造、環境監測、醫療保健和人機界面等多個領域。根據市場研究報告,全球智慧感測器市場預計在2024年達到約650億美元,其中自供電感測器將占重要份額。 另外,TENS技術對人工智慧(AI)機器人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。首先,該技術提高了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,使其能夠精確識別不同物質與其表面溫度,這對於機器人自主操作具有重要意義。其次,TENS技術的自供電特性,降低了機器人的能耗,提高了其操作的持續性和可靠性。此外,隨著AI技術的進步,TENS感測器生成的數據可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,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智慧化程度和自適應能力。這些優勢使得TENS技術在智慧製造、醫療機器人、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。
資料類別
技術
資料編號
S11401T0357
發明人
所有人
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(國立臺灣大學)
所有人屬性
學術機構
技術成熟度
雛型
上架日期
2025/01/24
交易方式
自行洽談,
刊登有效日期
2027/01/24
相關網站


回頁面最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