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
內容區塊
  

技術交易市集單筆檢視

技術交易市集單筆檢視

智慧穿戴式孕婦照護與警示裝置

生技與醫藥

技術/專利摘要表

附加圖片
智慧穿戴式孕婦照護與警示裝置IMG
摘要
●技術簡介:
創新的穿戴式孕婦監控裝置,可即時將宮縮、胎動及胎心率的訊號記錄下來,搭配AI智慧分類與序列分析技術,將較難歸類的GTC訊號態樣與胎兒窘迫,做進一步可能性的鏈結;並進一步估算出胎動位置、大小與持續時間,提供後續臨床精準分析之用。本裝置可提供孕婦居家照護、臨床監控和研究之用,並降低院內感染的風險。
●技術之科學突破性:
臨床判讀孕婦後期產前狀況,CTG訊號和胎動狀況都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。雖然CTG訊號在現有的產檢設備都已相當成熟,但設備過於龐大,導致產檢只能在醫療院所進行;而胎動量測大多以孕婦自我感覺為主。「智慧穿戴式孕婦照護與警示裝置」兼顧孕婦胎動、胎心率、宮縮之智慧監控與即時分析的穿戴式裝置,並結合AI智慧分類方法提供即時分析與警示功能。藉由創新演算法搭配多樣化的感測訊號,將訊號傳送至微處理器,並於晶片進行訊號的濾波及偏移值效正,同時搭配微處理器的分時多工技術,以實現多點量測的目的。
當裝置配戴好,系統會記錄初始偏移角度,當胎動發生時,各量測點會因胎動而導致偏移角度及能量差異,藉此計算胎動的發生時間。再依據發生的時間,將各通道的信號分割分析,搭配能量評估演算法以計算胎動位置及其相對力量值。另外利用多通道電極貼片結合適應性演算法,多點擷取胎心率訊號,達到與胎動量測整合的目標。本系統搭配AI智慧分類與序列分析方法,將較難歸類的GTC訊號態樣與胎兒窘迫的可能性進行鏈結。此外系統可進一步估算出胎動位置、大小與持續時間,提供後續臨床對胎兒活動更精準的分析之用。
本研發成果並與臨床醫師及護理人員反覆討論,依據臨床需求及實用性,搭配人因工程設計本裝置的外型。裝置外殼機構設計為一圓形為中心點,再延伸出一個等邊三角形,足以覆蓋孕婦肚子2/3之面積;三個感測點搭配中心載板,可以有效擷取胎動與胎心率和宮縮的訊號。為了讓裝置更加服貼於孕婦肚子表面,使用醫療級矽膠材料進行外殼的印製,延伸之三角點採用可撓軟性電路板做為傳輸線,提升外殼的柔軟性。本研究自製孕婦假體進行模擬實驗,假體模擬實驗結果顯示,本裝置可以準確辨識12個胎動位置準確度為90.3%、相對力量的相關性為0.98(R square)以及胎動持續時間誤差率小於10%。此外為了驗證臨床的可行性,本裝置也在國立成功大學附屬醫院進行2次的臨床試驗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,搭配AI智慧分類與序列分析方法,可以將較難歸類的GTC訊號的態樣與胎兒窘迫做進一步的可能性鏈結,並獲得可行性與有效性的驗證。此外,在宮縮與胎心律的量測結果,也與臨床設備有高度相關(R square=0.98)。最後本裝置所偵測的胎動結果與孕婦的自我認知,也具有高度的相關性(R square=0.97),且問卷顯示孕婦對本裝置的接受度相當高。
●技術之產業應用性:
由於全球少子化與早產兒等問題日益嚴重,加上傳染病如Covid-19等襲擊全球,為避免院內傳染,孕婦在懷胎期間的照護更是備受重視。根據美國Markets and Markets市場調查,目前孕婦的相關市場是發展潛力最大、收益豐厚的產業之一,亦將成為今後拉動各國GDP增長的動力之一。且根據統計顯示,全球胎兒監測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的37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52億美元,複合年增長率達7.2%,市場的增長是由早產率的上升與胎兒監測系統的先進技術所推動的。例如中國每年的生育率為5至7%,全國孕婦人數大約有1300萬至1400萬,而在2016年更是開放二胎政策,形成了一股“大肚子經濟”風潮,除外更在2021年開放「三胎」的生育政策,造就了中國大陸孕婦市場每年將有超過300億元的市場規模。
目前全球有幾家新創公司紛紛投入研發孕婦的胎兒監控裝置,例如:美國公司推出的Bloom Life孕婦穿戴式裝置,能監測胎心率的生理參數,此產品雖然體積很小,但在使用上孕婦一定要靜止或坐著才能準確量測。中國大陸萌動的孕婦穿戴式裝置,使用的技術是將麥克風放在孕婦肚子上面,透過胎兒活動時所發出的聲響,做為胎動與胎心音的分析基礎,但麥可風容易受到外在的聲訊及母體的心跳聲干擾,無法確切的分辨是否量測正確,誤判機率高。美國BellaBeat公司所推出的BellaBeat Shell胎兒監控裝置,該公司所使用的技術與萌動一樣,是以麥克風放在孕婦肚子上的方式做量測,該裝置也有亦受到的干擾的問題。英國的Novii孕婦照護系統,是透過五點的肌電訊號與該公司自行研發的演算法作分析,偵測出胎兒與孕婦的心率,但必須透過專業人員去黏貼位置,較難達到居家量測。
綜觀上述,當今雖已有許多醫療創新產業朝著孕婦的照護裝置進行研究與開發,但大多都是偵測胎心率或宮縮之單一功能,鮮少有完整的孕婦之生理訊號監控。本創新的穿戴式孕婦監控裝置,不止可即時將宮縮、胎動及胎心率的訊號記錄下來,搭配AI智慧分類與序列分析技術,將較難歸類的GTC訊號態樣與胎兒窘迫的可能性鏈結,還能進一步估算出胎動位置、大小與持續時間,提供後續臨床對胎兒活動更精準分析之依據。於未來的後疫情時代,在變種或未知病毒的陰影籠罩下,提高孕婦生產前的安全性並降低早產風險,是目前臨床照護上刻不容緩的議題,更是台灣產業發展的主軸,以提升我國與全球孕婦照護市場之競爭力。
資料類別
技術
資料編號
S11101T0641
發明人
所有人
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(國立成功大學)
所有人屬性
學術機構
技術成熟度
雛型
上架日期
2022/01/06
交易方式
專利_專屬授權,合作開發,
刊登有效日期
2024/01/06


回頁面最頂端